用户名: 密 码: [注册]  [忘记密码]
返回首页  |  加入收藏  |  联系我们
 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资讯 名家荟萃 传统文化 文化刊物 文化活动 艺术收藏 非遗文化 文化战略 文化资源  
地方分站
新闻资讯  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> 正文        
呈现别样经典故事 北京人艺再演《霸王别姬》
发布者:本站 发布时间:2024/12/2 阅读:3664次 来源:中国新闻网 双击自动滚屏

  中新网北京12月1日电 (记者 高凯)“为两个截然不同的女人的相识干一杯!”吕雉和虞姬端起酒杯相碰,一饮而下各自的爱恨。话剧《霸王别姬》日前登上北京国际戏剧中心·人艺小剧场的舞台,这部由莫言编剧、林丛导演的作品在去年首演后再度与观众见面,以现代的视角呈现古老的故事,带观众回味历史的余韵。

  话剧《霸王别姬》展开了一次超越历史的想象——爱情与权力、家国命运与个体选择、自我认知的成长与转变……借助一个古老的故事,戏剧和现实生活建立起一种密切的联系,让我们得以用现代人的目光重新审视一组组人物关系,站在当下立场去思索一个个人生困境与出路。正如莫言所说,“所有的历史戏都是现代戏,所有的现代生活将来也都会变成历史。”

北京人艺再演《霸王别姬》。李春光摄

  据介绍,《霸王别姬》剧本初创于1997年,作为历史题材改编作品,莫言借由霸王别姬这一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为内核,探讨了颇具现代性的话题和内容,并在决定搬上舞台后进行了润色完善。

  整个故事缘起于莫言对虞姬和吕雉见面的想象。“这个设定是点睛之处,”导演林丛介绍道,“它使这个作品有了用女性视角去观照历史的可能性,我们在二度创作的时候,也特意把这个视角提炼出来,让它更为突出。”随着虞姬和吕雉两个截然不同的女性的多次会面、深入谈话,穿插虞姬与项羽、范增的回忆,在打碎的时间线中,人物内心逐渐产生转变与升华。

  “就像透过万花筒看历史,这是每个人自己眼中的历史。”林丛以细腻的视角呈现女性对于爱情、权力、人生目标的思考与抉择。选择的复杂性体现在看似截然不同,却有可能相互关联——“虞姬是不是吕雉的过去式?吕雉是不是虞姬的未来?”林丛表示,这个问题将留给观众去思考和感受。

北京人艺再演《霸王别姬》。李春光摄

  剧中,两位女性的对手戏串起故事的主轴,多次会面也是极具张力和戏剧性。“虞姬对吕雉是又爱又恨的,这是她没见过的,甚至不敢想象的一种女人”,在饰演虞姬的青年演员陆璐看来,剧中虞姬与吕雉更像照镜子,完成“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”的升华。“吕雉始终是在抉择中的”,饰演吕雉的青年演员孙翌琳赋予了吕雉独特的色彩,吕雉在儿女情长和家国霸业中纠结着、选择着,与虞姬每一次的交锋都充满“火药味”,从刚相识的探视,到坦露心迹,细腻的表演层层递进。

  《霸王别姬》极具特色的舞台美术同样让观众“念念不忘”。拉开帐帘走进小剧场,如同走进“楚军营帐”,球形舞台空间让观众和表演更紧密地共处一室。坐在高低错落的蒲团草凳上静观传奇人物的举动与内心,这种全新的观演关系更增添该剧的体验感。

  此外,《霸王别姬》的服装设计中夹杂了很多现代元素,使故事更加写意。军帐外对话的设计,让“外界声音”更意象化,凸显个人内心与外部世界的抉择。“这里既是楚军大帐,也是角色内心的母体,让观众更沉浸地和人物对话、和自己内心对话。”林丛表示。

  据悉,该剧本轮演出将持续至12月23日。(完)

    本文共分 1 页    

  相关评论

暂时没有任何评论

评论呢称:
 评论内容:
     
相关新闻      
  抓紧!“非遗焕新彩 国潮盈安康”大赛投稿即将截止 [ 2025/3/11 ]
  18年封藏盛典焕新表达,泸州老窖致敬浓香出海百年征程 [ 2025/3/3 ]
  传承下一代“国学智慧育婴拍经” [ 2025/2/17 ]
  来自四十年前的一方急就章 [ 2025/2/5 ]
  非遗年味满溢,与鸿蒙原生应用一起探索别样非遗春节 [ 2025/1/28 ]
  兼具个人成长、科技新知、文学艺术,这份华为阅读新春书单请查收 [ 2025/1/24 ]
新闻资讯       
头条报道
行业新闻
新闻动态
艺术领域
政策法规
最新资讯        
麦宿手造举办唐卡艺术交流活动,推...
音乐剧《大田》晋京献演:当田垄故...
笔墨绘就父爱——记1983年父亲陪我...
建设书香企业,助力高质量发展 20...
“乘国航·阅世界”第二期启航:世...
AI赋能的文化解压潮玩——火小义好...
越读,越AI读:华为阅读用科技重新...
延安酒创新共荣共享会:AI赋能传统...
名家推介 查看更多      
王永健
莫言
苏长陆
杨勇
王涛
李玉田
网站首页  |  商务合作  |  加入收藏  |  会员注册  |  会员登陆  |  会员找回密码  |  人才招聘  |  人才策略  |  返回顶部
 
文化研究
关于我们
组织机构
领导致辞
 
新闻资讯
行业新闻
画院动态
艺术领域
政策法规
 
名家荟萃
名家推介
名家专访
名家作品
 
文化战略
文化资源
非遗文化
文化活动
文化刊物
 
书画收藏
文化超市
文化视频
文化时评
传统文化
文化赛事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中国文化研究网  中国文化研究网  2010-2025  版权所有  禁止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制
ICP备案号:京ICP备05015561号-1   联系电话(TEL):64813409/64813408   地址(ADD):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